科研星球

多所名校退出世界大学排名!专家:评级机构合理性存疑、付费服务影响排名公正性

最近,有媒体证实,中国人民大学将退出国际大学排名。早前,南京大学校方曾明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兰州大学也对外表示,未参加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多所名校退出世界大学排名#词条也与今天登上热搜榜第一名,此话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与激烈讨论。

0.png
(图源:微博)

有网友表示,退出这样的商业化排行榜,才能把更多的心思回归到学术研究上

有人则认为,可以优化自己的评价体系,对排行榜不能全看,也不能不看


世界大学排名是啥?靠谱吗?

近些年来,一些在全球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目前,全球范围内较为公认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有四种,分别为QS世界大学排名、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余庆曾介绍:

  1. QS排名强调大学软实力,着重考察学术声誉和雇主对毕业生的评价;

  2. THE排名赋予教学、科学研究各30%左右的权重;

  3. US News排名强调学术研究,另一项重要指标是学校的整体声誉;

  4. ARWU看重科研成果的数量等客观指标,如获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数量及在顶级学术期刊的发文数量等。


【权威之争】


各大排名结果差异大,合理性存疑


同一所高校在不同排名体系中的名次呈现出较大的差距,以至于不同排行榜“数据打架”成为外界习以为常之事。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在U.S. News的评估标准下,位于世界第525名,中国国内第48名;而在ARWU的评估中,则处于世界第601至700名,中国国内第19名。

究其原因,国际大学排名协会主席Jan Sadlak曾公开解释称,是因为大机构采取的指标以及权重不同,如教学指标、诺贝尔奖指标、学术指标等。

上述四大排名机构官网显示,不同排名体系已形成了较为独立、成熟的评价指标,并各有侧重。例如,QS列出了6大评估指标,分别占不同权重,包括学术声誉(40%)、雇主声誉(10%)、师生比(20%)、每位教员的论文引用率(20%)、国际教师比例(5%)和留学生比例(5%)。

世界大学排名方式的合理性受到不少存疑。一位美国留学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国外排名的逻辑思维,对于中国高校和学生而言,多少是有点“水土不服”的,合理性存疑。

此外,也有专家分析,对大学进行或综合或单项的各类排名,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重视过度尤其是与经费等资源配置挂钩后,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一些排行导向单一扭曲大学功能、主观性指标影响排名等等。

【盈利之惑】


排名免费,靠“咨询”“认证”收费


此类排名过多涉及商业操作,不可避免带来客观公正问题的非议,有些国内的大学排行榜还曾经爆出收“咨询费”人为操纵排名的事件。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大学排名榜本身是免费的,因此借助于大学排名,向大学出售咨询、认证、数据类的广告和产品,是大部分排名机构的盈利方式。一般是在全球范围内,给各国的顶尖大学提供咨询服务,“探讨如何在该排名榜上取得进步”。

例如,根据QS的六个评估指标,“在学术声誉方面,可能会推荐更多对本校友好的学术专家参与同行评议;在雇主声誉方面,可能会推荐更多雇佣本校毕业生的雇主代表参与雇主评价;在师生比方面,让校方提供更有利于排名的人数统计数据等。”该业内人士介绍。

该业内人士还介绍说,参与QS组织的“QS Stars”,即QS星级认证体系,也可以让学校在国际上获得更高的声誉和曝光度。

据了解,QS Stars是QS于2010年发布的一项大学付费评估系统,旨在对大学的各方面实力进行客观而详细的测评,“使学校有机会强调其优势”,即通过付费的方式来获取QS Star评级,范围从0到5星。

如果参与星级排名,评级机构会派专人到高校作评估。根据评分不同,收费不同,如大学需要在官网和榜单等宣传资料上展示星级评分结果,收费大概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人民币不等。

法国NEOMA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Julien Jacqmin在《Education Economics》一文也提到,投资更多广告与更高的排名和绩效指标显著正相关

不同的评级机构赖以盈利的商业活动也各有侧重点。Igor Chirikov指出,排名机构的收入或多或少都来自于大学,从排名的大学中获取广告利润并为大学举办某些线上活动。但不同的是,THE泰晤士高等教育和U.S.News自发地为公众提供大量订阅内容,因此他们对大学的依赖要比QS少一些。

0.jpg

资料图:北京大学迎来2020级本科新生报到。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退出大学排行榜意味着什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大学的评价是多个维度的,排名只是外显的一种方式。大学排名本身又分媒体排名和学术排名两种,像QS这些实际上主要是媒体排名。在他看来,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说,真正的一流大学没有相同的标准,“杰出是不同的杰出,一流也是不同的一流”。

储朝晖表示,过去20多年,一些中国的大学很在意排名,而且很在意国际排名,因此就出现如一些大学跟国外的排名机构相互勾连、进行灰色交易的现象。他认为,应该淡化排名,减少排名的功利性,减少非专业非学术因素对排名的影响。

与此同时,储朝晖也提醒,大学评价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简单拒绝的方式也不可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撰文分析,这几所大学对世界大学排名的态度,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转变。

他认为,大学排行榜其实是对大学的一种社会评价,是受教育者选择大学、社会机构选择合作者的一方面依据,大学可以把大学排名作为学校办学的参考,从中分析办学的进展,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但不能“唯排名”。这才是理性对待大学排名的方式。

同时他指出,大学宣布“退出”或者“拒绝”世界大学排行,排行机构不是就不排这所大学了,因为有的排名利用的是公开数据,并不需要学校提供。关键在于,大学不要为“排名”高低而喜忧,自己该怎么办学就怎么办学,坚持自己的定位。如果大学淡化名利,也就不会在意大学排行榜,更不会成为排行榜中的大学,这也有利于引导公众理性对待大学排行榜。


文章来源红星新闻、中国新闻网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