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撤稿了不代表就有学术污点

近日,有两起涉嫌学术不端的事件引发不小的波澜:


第一起事件是,4月15日,《经济学》(季刊)编辑部宣称,其接收到的投稿论文“明显剽窃”,并认定为“严重学术不端”;4月22日,厦门大学发文表示已对杨某某启动调查认定程序。

第二起事件是,因多方举报,4月22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发布声明,认定该校何伟教授的著作“符合相关学术规范,不构成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这一系列事件,又不禁让人回忆起:

2021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正式宣布一次性撤回70篇中国学者论文,其中绝大部分涉嫌论文买卖。

因学术不端引发的撤稿事件,令人们谈“撤稿”色变。

撤稿本身无可厚非


撤稿是科学共同体维护学术真理和纯洁的一种自净方式,通常只有当论文的核心数据或结论存在明显错误时才会使用。

科学研究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谁也不知道新发现的现象、规律是否就是真理定律。因此,对已有科学假说的试错、既有结论的纠错,本就是科研的一种常态。

相反,不愿认错、甚至包庇纵容背后可能隐藏的学术不端行为,才真正为全球同行所不齿,令科研机构蒙羞。

在多数情况下,研究者自己发现错误,主动要求期刊撤稿。但是,由于科研工作者的道德水准、眼光见识参差不齐,也有不少撤稿是由科研机构、出版社/期刊发出的,这被称为被动撤稿。

主动撤稿,反显诚信


国内受到“家丑不可外扬”观念的影响,常常觉得撤稿是很丢人的,但实际上,主动撤稿很少带来负面效应,反而体现研究者诚信的科研态度。

例如:近日,山东某高校研究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IF=8.89)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被撤回,主要原因是图片重复使用。


目前,作者已经确认图中的图像复制错误。虽然后来提供了原始数据,但所有作者都同意,基于科学准确性的需要,有必要撤稿,并对此可能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然而,我们平时看到的多为“被动撤稿”,会给研究者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还会给同行留下“这个人的学术诚信有问题”的印象。

因此,除非证据确凿,否则不能轻易让一篇文章走上被动撤稿这条路——我们在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的同时,也要避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不要一看到图片错误就觉得是造假


说到这里,我们也正好说一下勘误。

勘误是由于作者疏忽(非主观有意所为),导致发表的文章中有一些错误,但不影响结论。

结合我们日常的工作,勘误主要涉及作者的单位、基金、图片的误用、一些语句的调整等。所以大家不要一看到图片错误就认为是造假,确实有可能是误用,但作者仍有不够严谨之嫌。

科研诚信涉及面非常广,情况也很复杂,体现在学术期刊上常常已是最后一个环节。

因此,切实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宣传,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才是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治本之道。

参考文献:李党生.只要撤稿,就是学术污点吗[J].科学新闻,2021,23(03):41-42.


END



来源:中国科学报、教师打怪指南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