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青年教师沦为“科研民工”,“非升即走”终于引发两会关注

来源:学之策整理自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仅转载,不代表本站观点)


随着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对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国外大学“非升即走”的人事“预聘”制度在国内若干大学试点实施,出现的若干个案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从近年社会上关于预聘制“非升即走”做法的争论中不难看出,试点高校暴露出来的职称晋升、科研成果评价及导向、青年教师权益维护等问题值得深思。


今年两会,在民盟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的提案中,就出现了关于完善高校青年教师“预聘制”的建议。


民盟中央针对当前国内高校“预聘制”呈现出的评价体系、教学科研和教师权益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


一是探索建立规范的高校预聘制度。


高校应对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教师结构问题做长远规划,在招聘时应设置明确的招聘比例;在设置“非升即走”岗位时,应提前设计人员流动预案和明确的中期评价、转岗、告知、解聘流程,并在招聘时让青年教师充分知情。


二是优化高校教师的分类评价机制。


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实行分类分层评价,对于偏重科研性质的职位可采用同行评价机制;对于偏重教学的岗位应把职业安全性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不宜实施过于苛刻的科研考核制度。


三是加强对高校教学活动的督查检查。


建议教育部门开展对高校优化考核指标情况的督查检查,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对其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进行检查指导,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岗位设置结构,健全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四是完善高校教师评聘方面的法律法规。


如果教师和学校在人事聘用上发生纠纷,使教师和校方维权都“有法可依”。


备受争议的“非升即走”


2021年6月,一起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由于考核续聘的问题而走极端的新闻引爆网络,有人对青年研究员极端的行为感到不耻,也有人对青年研究员持有同情的态度。


这起案件再次让“非升即走”政策引发巨大争议和讨论。一时间,网上出现一系列文章,声讨非升即走制度!


青椒的声音


网友1:青椒的痛苦


考核压力、科研产出压力、教学压力、指导研究生压力、人事关系(被排挤、和领导分享学术成果、争夺科研设备和资源的斗争、外来新人与本地钉子户)的压力等多重压力,让青椒很“上火”。熬夜、脱发和抑郁是基本常态。


网友2:35岁一道坎


35岁是青年教师一道坎,此后,年轻有为的光环不在,青年基金也从此无缘。没有基金何谈成果,年龄渐长,难以续聘的压力,与新工作难寻的压力,中年失业,备受煎熬。


网友3:真正的可怕,在后面


如今真正能实行「非升即走」的高校都是国内学术顶端的知名该校,后面,还有会更多的普通高校大量会提供临时岗位供给,吸纳人才、增强其竞争力。


尽管很多高校教职最终留不下去,但暂时还在岗位上,还有其他的“洼地”可以再去找。有希望心态就还没崩,所以不至于有太大动荡。但等再过几年,第一批非升即走的人都过了两个聘期,第一波解聘潮来临,下面的学校编制也都满了,增量都已经转化为存量,这批年近四十的高学历“人才”再也没有能去的地方的时候……那时候爆发的系统性矛盾可能更可怕。


网友4:导师与研究生


高校只会用压力挤成果,青年教师沦为“科研民工”。除了青椒老师,研究生更是压力的终极承受者。老师都被逼如此,卷到崩溃只会“蹦极”的研究生们也要佛系一些。


目前看,高校取消编制已是大趋势,“非升即走”这项制度可能也难以取消。如果能加以完善,对高校和青年教师来说,都是有利的。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