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论文评审意见等不来是什么原因?

通常科研者们在千辛万苦完成实验后,就会以实验数据为线,勤勤恳恳地完成文章的编织。好不容易文章新鲜出炉,这也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毕竟,该文章到底是难得佳品还是漏洞百出,最后能否获得杂志青睐得以发表,那还得看审稿人的评审意见。


显然,审稿意见是每篇文章发表必经的一道坎儿,躲不开也绕不过。文章审稿期间,大家总会惴惴不安、胡思乱想,不知自家文章能否入得了审稿人的法眼。可是有时左等右等,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就是迟迟不来,而这漫长的等待时间着实让人内心万分焦灼,使人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在审稿人手中戳圆捏扁的文章,不知道其还是否安好。


而此时,我的文章到底肿么了,也就成为一众研究者心中最大的困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同行评议时间长久的真正原因,抚慰下大家望眼欲穿的急切心情。




审稿人可能会要求延长审稿时间


杂志编辑不应以杂志的文章发表速度来挑选特定的审稿人,他们的职责应该是在每位潜在审稿人的专业知识与他们所需的审稿时间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尽量争取到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有用的评审意见。

如果审稿人确实需要额外的时间,最好尽快让杂志的编辑的知晓,尽管审稿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他们也是非常乐意将审稿的截止时间进行延长的,毕竟这样总好过试图再重新寻找一个新的审稿人。





出于无奈,审稿人可能被撤回


如果审稿人的家庭成员生病了,或者学术生活过于繁忙,他们确实无法抽出时间来完成文章的评审过程。如果你的论文不幸面临了这种情况,那就真的无能为力了,而此时杂志编辑们也只能拼尽全力在一个短暂的期限内找到一个新的审稿人,并期望能有一个最好的结果。





审稿人确实难以找到


通常,文章评审时间之所以长,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审稿人故意在拖延,而是编辑们在一开始就很难找到能够评审这篇文章的审稿人。

比如当基金申请的截止日期刚刚过去时,几乎所有潜在的审稿人员都处于繁忙的阶段。又或者时间恰恰处于寒暑假,他们都处在放假阶段(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因为你在度假的同时,你的同事也在度假)。

而且此问题全年都有可能出现,比如你在一个重要的年度学术会议即将到来之前,在某一小众研究领域发表了一份研究论文,那么毫无意外,你会发现该篇论文的审稿时间会更长!





这是论文的二次评审过程


通常杂志在接收到文章的修改版本后,会试着确保该文章是由那些看过文章原始版本的审稿人来进行二次评审,以确保评审意见的一致性。可有时尽管这些审稿人在你初次提交论文时是有时间的,但很有可能他们在你二次提交论文时变得非常繁忙。

因而如果你的论文最初得到了快速的审稿意见,而二次的评审意见的获取看起来遥遥无期时,这并不意味着你把修改的论文给搞砸了,审稿人对你的论文并非不认可,只不过他们比第一次审稿的时候变得更忙了。





论文内容比较复杂


有时,同行评审之所以需要更长的时间,是因为论文所呈现的科学内容是复杂的,或者因为论文所跨科学领域是复杂的,存在着较多的假说、模型和理论。因而,编辑可能在收集到所有审阅人的评审意见后,还可能会寻求更多的意见或建议,或者在对文章的后续的讨论工作中让所有参与早期论文的评审人参与进来,而这无疑会增加论文的评审时间。



评审意见姗妯来迟


一般而言,杂志邀请的审稿人都会及时地给出反馈意见,但如果审稿过程确实有一定程度的延迟,编辑们也应该反过来通知作者审稿大致的截止日期。而有的期刊杂志编辑则会记录了所有审稿人的审稿历史,编辑在筛选审稿人时也会访问这些信息,而这是因为尽管审稿人的专业知识很重要,但审稿的长期延迟肯定会影响编辑对审稿人的选择。



一些审稿人无故消失


当然审稿期间,最糟糕的就是遇到了一个无故消失的审稿人,他会在论文评审的最初跟编辑保持联系,但随后就会停止与编辑之间的联系,尤其在这个审稿人提出的意见非常重要时,就会让编辑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中。

这会导致编辑最终决定另找审稿人或依据现有的评审意见作出决定,而这对于作者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因而审稿人在确实有事需要终止审稿过程时,一定要及时与编辑沟通,让编辑及早依据条件作出调整,并可对作者有所解释。

而对于同行评议时间长的问题,一些期刊杂志开始跟踪每一次审稿所花费的时间,而且后续还会发送邮件给文章作者,公布其文章的审稿进度。他们希望每个作者都能知道他们的论文没有被遗忘,而作者也可以随时联系编辑来查看论文的审稿情况。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