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学术写作中使用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真的很重要吗?

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研究学者来说,用英语撰写稿件常常感到举步维艰。在对7000多名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关于学术发表问题的调查中,高达76%的学者发现用英语撰写稿件是一种挑战。行文中最常见的错误分别为:语法错误(49%)、语言不清晰(15%)以及用词不当(10%)。而投稿前进行语言编辑或可将稿件的接受率提高24%


不要小看那些看似简单的语法原则,如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等。它们是句子构成和文章结构的基础,对决定一篇文章的清晰和流畅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什么是语态?在学术稿件中何时使用它们?

主动语态

主动语态的句子强调动作的执行者或主语,而执行者或主语又影响着一个对象。

例如: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高效的量子加密信息传输。

这里,句子的主语(科学家)执行了一个影响对象(信息传输)的动作(实现)。

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的句子着重于主语正在执行的对象或动作。主语常常是隐含的,不必提及。

前面的例句用被动语态表达如下:高效的量子加密信息传输终于(被科学家)实现了。

请注意,首先提到的是对象(信息传输),然后是动作(实现),再然后是主语(科学家);主语为可选项,因为它是不言而喻的。


/什么时候用主动语态,什么时候用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的句子通常比被动语态的句子更清晰、更简洁,被动语态的句子通常更冗长。但由于后者比前者更客观,学术期刊历来青睐后者。然而最近这种情况正在悄然改变。清晰和简洁正成为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关注的焦点,他们越来越鼓励用主动语态撰写稿件。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被动语态毫无用武之地。每一种语态都在使稿件尽善尽美的过程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例如,主动语态适用于稿件的介绍、结果和讨论部分,在这些部分你要列出复杂的概念。然而,在方法部分,被动语态效果更好,因为你进行研究的步骤本身要比谁进行更重要

不管使用什么语态,最重要的是要把学术信息更清晰、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相关推荐: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