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国自然生命与医学科学部发布2021年度专项项目指南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


2021年8月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与医学板块发布了2021年度专项项目指南,包括4个专项项目指南:1. 细菌耐药性形成、传播及控制研究;2.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诊疗新策略研究;3. 器官免疫损伤机制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学基础研究;4. 罕见肿瘤研究。申请接收时间为2021年9月6日-9月10日


0 (1).png

 链接: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1574.htm

 

此外,还发布了2021年度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指南,即“肿瘤免疫与肿瘤代谢”项目指南。预申请提交时间为2021年9月6日-9月10日16时

 


0.png

链接: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1569.htm


细菌耐药性形成、传播及控制研究专项项目指南

项目指南全文链接: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48/info81573.htm

 

拟资助研究方向

(一)细菌耐药的形成机制

针对动物源、环境源和人源重要细菌不断出现的新耐药表型和日益复杂的耐药现象,从药物、细菌、宿主等多维度以及基因、蛋白、代谢等多层面,开展以下研究: 


1. 病原菌耐药新机制及耐药基因与耐药蛋白的调控机制;

2. 耐药菌与耐药基因的适应性演化及机制;

3. 抗菌药物-耐药细菌-宿主的互作机制。


(二)细菌耐药的传播机制

针对耐药菌与耐药基因在动物、环境、人群中流行广泛、传播迅速等特征,从驱动耐药菌与耐药基因传播的内因和外因着手,开展以下研究:


1. 耐药优势克隆菌株和多耐药可移动元件的形成及传播机制;

2. 耐药菌与耐药基因在宿主肠道内的定植和转移机制及影响因素;

3. 化学品(抗菌药、消毒剂、重金属)介导环境菌群耐药传播的机制;

4. 耐药菌与耐药基因在“动物-环境-人群”链条的传播规律和风险评估。


(三)细菌耐药的干预控制原理

针对耐药菌感染的药物治疗难度大、治疗指数低等难题,开展以下研究:

1. 新型抗菌增效剂的筛选及作用机制;

2. 新型耐药菌与耐药基因的消减技术原理研究;

3. 重要抗菌药物毒性作用的新靶点及减毒机制。


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每个研究方向拟资助1项,合计资助3项。其中研究方向(一)和(三)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900万元/项;研究方向(二)直接费用资助强度约为1200万元/项。资助期限均为4年,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诊疗新策略研究专项项目指南

项目指南全文链接: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48/info81572.htm

 

拟资助研究方向

整合免疫学、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研究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组和表观遗传调控免疫自稳与失衡的作用机制,构建新型分子分型体系,建立基于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诊疗新策略。拟资助以下研究方向:


(一)基于基因组变异解析的发病机制研究

解析不同临床表型患者基因组常见变异、罕见变异及体细胞突变的特征;阐明基因组变异对特定细胞功能、关键分子通路及表达调控网络的作用机制。


(二)基于表观遗传失衡解析的发病机制研究

研究表观遗传修饰和染色质空间构象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型的关联关系;解析不同疾病表型局部组织的表观遗传特征变化。


(三)免疫自稳调控及其失衡的机制研究

研究免疫自稳及其失衡过程中全身和组织局部免疫细胞特征及调控网络;揭示信号与表观遗传因子在免疫稳态维持中的作用,解析免疫耐受调控机制;发现新的干预靶点。


(四)疾病临床表型异质性评估及分子分型研究

发现基于免疫学机制的疾病预警、异质性评估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建立基于特定基因变异、表观遗传特征及代谢改变等多层次新型疾病诊断及分子分型体系。


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拟资助1项,直接费用为2000万元。


器官免疫损伤机制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学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指南

项目指南全文链接: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48/info81571.htm

 

拟资助研究方向

基于系统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的理念,应用免疫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及中西医结合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技术与方法,多维度多尺度地开展下列研究:


(一)器官免疫损伤性疾病的免疫特征研究

利用单细胞分析、免疫组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方法,从群体、个体、器官与细胞多层次、多维度研究某一重要器官免疫损伤的时空演变规律与特征,绘制免疫损伤网络图谱,发掘器官免疫损伤特性与共性的关键分子。


(二)微循环障碍与器官免疫损伤机制研究

研究某一重要器官微循环障碍导致某些敏感细胞谱系细胞应激、代谢异常、细胞损伤的分子网络机制及损伤细胞激活器官区域免疫反应的途径;区域免疫反应影响微循环损伤与再生修复机制。


(三)器官免疫损伤促进疾病发生进展的机制研究

研究某一重要器官驻留免疫细胞、循环免疫细胞与器官非专职免疫细胞的互作规律,深度解析整体与器官区域性免疫的交互协同调控机制以及对器官免疫损伤的影响,建立器官免疫损伤性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谱系,发现有效干预的靶标。


(四)器官免疫损伤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的构建

基于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理念,明确研究中西药(复方、组分或单体)单用和联用的系统性、多靶点干预免疫损伤性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提出器官免疫损伤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多维度、系统性健康管理新策略。


(五)中药体内代谢及其干预免疫器官损伤分子靶标与确证

基于临床有效治疗器官免疫损伤性疾病的中药(复方、组分或单体),通过免疫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的方法,研究其体内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发现有效干预器官免疫损伤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阐明其分子靶标和作用机制。


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本专项项目资助期限为4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拟资助1项,直接费用为2000万元。


罕见肿瘤研究专项项目指南

项目指南全文链接: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48/info81570.htm


2021年度资助方向


方向1:罕见肿瘤多组学特征、靶点筛选及精准诊疗策略研究。

1.选择在我国危害性大、具有我国特征性发病,并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代表性瘤种,在已经具有一定优质样本资源保障下,利用原代细胞库,以及病人肿瘤组织来源的类器官(PDO)库、移植瘤(PDX)库,采用多种组学手段,与发病部位或组织细胞病理类型相似的常见肿瘤进行系统比对研究,研究罕见肿瘤的时空异质性及演变规律,构建肿瘤指纹图谱;筛选和发现新的特定驱动基因,阐明新靶点调控相关肿瘤的关键分子调控机制,并进行多维度验证。


2.鉴定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开展罕见肿瘤的预警早诊和疗效、预后评估诊断研究。


方向2:与发育密切相关的儿童罕见肿瘤的起源、分子水平改变与肿瘤发生发展演进的干预研究。


1.解析与发育密切相关儿童罕见肿瘤的起源及发生发展演进相关分子特征图谱。对肿瘤组织及潜在肿瘤起源组织(如胚胎/胎儿各发育阶段组织)进行多组学分析,阐明儿童肿瘤起源及演进的分子特征。


2.研究与发育密切相关儿童罕见肿瘤的发生发展演进机制与靶向干预策略。绘制儿童肿瘤的致癌分子的功能调控与互作网络,研究相应的干预策略和靶向药物。


方向3:功能性罕见肿瘤异常激素分泌的分子机制及干预策略。

功能性罕见肿瘤是指一类具有激素异常分泌功能的特殊肿瘤,针对功能性罕见肿瘤激素异常分泌机制,建立功能性罕见肿瘤体内外模型、建立多组学数据库;筛选和发现介导激素异常分泌的关键分子,阐明其作用机制、绘制调控网络;开发可实时、定量测定功能性罕见肿瘤激素分泌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筛选优化潜在调控激素异常分泌的创新型药物。


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本专项项目直接费用总额度约为3000万元。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2-3年,计划资助约7项200-300万元/项的项目,以及约20项60-70万元/项的项目。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1月1日-202*年12月31日。


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
——“肿瘤免疫与肿瘤代谢”项目指南

项目指南全文链接: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48/info81568.htm


2021年度资助方向


方向1:发现多种肿瘤中调控适应性、先天性免疫细胞功能的新免疫检查点分子,阐明其发挥功能的调控机制,以及新分子与PD-1、CTLA-4、CD47等已知免疫检查点分子之间的异同和相互联系(协同、互补、代偿等),并探索靶向新分子的免疫治疗策略。


方向2:研究免疫检查点分子在不同免疫细胞或非细胞载体中的功能、调控机制和治疗响应异质性。通过发现免疫检查点分子调控的免疫细胞亚群,探索免疫检查点分子对免疫细胞亚群或新型人工改造免疫细胞的功能影响,以及免疫检查点分子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非细胞载体上表达的意义和作用等,推动对免疫检查点调控肿瘤免疫应答的全面认知。


方向3:通过对肿瘤微环境中代谢组的分析,筛选和鉴定对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免疫治疗具有调控作用的功能性分子,研发相应的靶向肿瘤代谢微环境的小分子药物或生物制剂。


方向4:阐明肿瘤细胞通过重塑代谢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影响肿瘤内免疫细胞功能的机理;发现基于调控肿瘤代谢微环境的干预新靶点,实现对肿瘤的抑制和肿瘤内免疫细胞的功能重塑。


资助期限和资助强度

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2-3年,资助强度约100万元/年。计划资助直接费用总额为4000-5000万元。申请人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选择资助期限和提出资金需求。申请书中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1月1日-202*年12月31日。”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