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SCI审稿人带你走出博士申请误区

博士的申请,不仅专业度非常强,而且和硕士、本科的申请,有着本质性的不同。很多本身已经在攻读(或者本身已经拥有)硕士学位的申请人尝试申请博士,屡屡碰壁,备受惨淡的申请结果打击,或者完全无从入手,似乎以往的申请经验都无法派上用场,一直停留在“立志读博”的阶段。


对博士申请一直徘徊在放弃与坚持的踌躇阶段,是因为我们绝大部分的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生,普遍都是基于对读博的错误认知上来进行申请的。具体来说,就是对博士的概念的错误有着根本的认知错误,最常见的申博存在这样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 :

博士申请就是本科和硕士申请再往上升一级


错!博士申请跟本科和硕士申请截然不同。简单来说,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本科和硕士基本都是关注申请的程序性,而博士讲求的是具体的科研方向和师从哪位与自己匹配的特定领域的学者。


误区二:

博士申请的套磁可有可无


大错特错错错错!博士申请,套磁极其重要。博士申请能否成功,关键看导师的首肯。套磁,就是争取导师首肯的唯一手段。


套磁必须针对特定导师,而且套磁应该尽早开始。套磁需要物色导师、来回邮件沟通、与导师面谈等等,只有获得导师的初步首肯,才能开始下一步的申请流程。因此,博士申请套磁的作用举足轻重。


误区三:

博士申请的个人陈述跟硕士申请没有什么不同


又是大错特错错错错!申请博士,申请人最需要展示自己是否有具体的研究兴趣、是否有一个经过仔细推敲的研究想法、以及是否为进行相关的研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博士申请阶段,无论是导师还是学校,并非要关注同学的个人信息,而是要关注申请同学的研究背景,因此学校真正想要看的应该是research statement。


误区四:

研究计划可以写得精简一些


不!可!以!申请博士的各位同学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博士是干什么的!!!

读博是为了要针对某个特定的科研方向,对其中某个具体研究课题进行突破,而不再是笼统地学习某个专业。是否有一个清晰的研究想法,关系到申请人能否充分展现自己已经具备对某个科研问题进行攻关的潜力。


研究计划基本围绕具体的研究问题、课题意义、研究贡献、研究空缺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等几个最基本的板块来构建。在申请阶段,一份能够形成完整逻辑闭环、思路清晰、考虑尽可能周全的研究计划,将有助申请人紧紧抓住潜在导师的注意力。


误区五:

博士申请一定要事先考虑奖学金


错!“奖学金”在留学申请中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更合理的概括性说法应该是financial support,中文勉强可以翻译为“财力支持”。


博士申请相关的financial support是多种多样的,有学费减免(tuition waiver)、传统意义上的奖学金(scholarship),各种巧立名目的助学金(fellowship)、基于特定项目的研究基金(projectship)等等。


无奖录取是常见的,但录取的时候没有资金支持并不代表以后几年也继续没有。诸多因素也会影响研究资金的获得,譬如学校政策等。对博士申请人来说,关键始终是通过海量检索,找到一位适合的导师,资金则是可以灵活处理的问题。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