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五部门发布重磅通知:给青年科研人减负!确保工作日用于科研时间不少于 4/5

2022 年 8 月 8 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五部门联合发布重磅通知——《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


0 (1).png
图片来源:科学技术部

通知明确表示,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保障青年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


挑大梁: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40 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  20%。


增机会:

  • 中央级公益性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 50%
  • 对新入科研岗位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给予不少于5年的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


减考核:

  • 对青年科研人员减少考核频次,实行聘期考核、项目周期考核等中长周期考核评价,简化、淡化平时考核。
  • 对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员适当放宽期限要求、延长评聘考核期限。


保时间:

  • 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 4/5。不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列席接待性会议。


强身心:

  • 定期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推动科研单位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开展「每天运动 1 小时」活动

 
前两次减负减了什么?效果如何?

事实上,此次的「青年科研人员减负行动」已经应该被称为「减负行动3.0」了。

早在2018年,科技部会同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就推出了「减负行动1.0」。在这第一次减负行动中,各部门通过开展减表、解决报销繁、精简牌子、清理「四唯」等问题、检查瘦身、信息共享、众筹科改等七项具体行动,意在解决科研人员广泛抱怨的表格多、报销繁等突出负担问题

这项减负行动的成果反映在科研人的感受上,最明显的便是在于精简了曾经繁重耗时的报销流程。

在此次行动的推动下,大部分科研单位都建立起了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经费报销流程得到了优化;同时很多不必要的表格填写问题也得到了精简,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需填报的表格由 57 张精简为 11 张。

同时还有「检查瘦身行动」,科技计划项目应实行比例不超过 5% 的随机抽查机制,这也直接导致各类检查对科研活动的干扰大幅减少。

随后的 2020 年,四部门继续推出「减负行动 2.0」。这次行动不仅有减负,还有加薪——除了继续破「四唯」,精简人才「帽子」等行动 1.0 的七项减负行动得以继续推进外,本次行动还增加了青年科研人员激励保障等四项举措。

例如「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90% 以上的重点专项设立了青年科学家项目,在 2021 年支持了 300 多个青年科学家团队,持续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保障支持。


青年科研人员是该减负了

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截至 2019 年底,我国 39 岁以下的科技人力资源占比达到 78.39%

从人数占比来看,青年科研人员是我国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的主力军。但在目前高压内卷的考核体系下,这些仍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的青年科研人员,往往被严峻的考核压力压迫到分身乏术,甚至根本没时间从事主业的科研工作。

在知乎一项关于「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大学青椒)每天花在科研上的时间有多少呢?」的问答中,网友纷纷表示:被报销,行政,审批,参加不必要的会议等等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太多时间。

0 (2).png
图片来源:知乎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汤富强也指出,青年科研人员获得科研资助的机会少,缺乏稳定资助,难以聚焦某一方向开展长周期的深耕研究,是最为普遍的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授李侠也曾关注到,一些正处于事业鼎盛期的青年科学家由于过劳早早地离开人世的现象,并分析在僵化的科研评价体制下,最大限度挤占生理时间成为科研人员增加时间投入的唯一渠道。2018 年中国科协发布了《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科技工作者总体平均每周工作 49.7 小时

这也是连续三次减负都把事务性工作作为减负重要项目的关键原因。这次的3.0 行动,要求了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且不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列席接待性会议,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

同时减负行动 3.0 也提到,减少考核频次,在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等环节,对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员适当放宽期限要求、延长评聘考核期限,避免仅以有署名的成果作为考核评价依据。对新入科研岗位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给予不少于 5 年的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

而除了繁重的事务以外,青年科研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也不容忽视。2021 年,中科院发布了一项《2019年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在接受调查的超过但一万名科技工作者中,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有不同程度抑郁情绪,一半以上存在焦虑症状,还有 6.4% 的科技工作者属于高风险人群。
 
0.png
图片来源:2019年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焦虑的原因

我们也关注到,减负行动 3.0 首次将改善青年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上议程,并提出定期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关心、解决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心理焦虑的措施,推动科研单位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开展「每天运动1小时」活动等。


写在最后

据科技日报报道,此次专项行动为期 1 年,分三个阶段展开;计划在 2023 年 6 月底前,各项措施要全面开展,减负行动要落地见效。

去年两会期间,袁亚湘院士曾指出杰出人才的培养需要宽松的环境。我们也期待着「减负行动」为学术的自由和创造力带来新的生长空间。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