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下一代治疗方法将依赖于可以模拟特定细胞功能的仿生细胞系统工程。
2017年12月18日,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莱布尼茨聚合物研究所刘晓玲(最近在四川大学任职副研究员)等人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15)在线发表题为“Functional Cellular Mimics for the Spatiotemporal Control of Multiple Enzymatic Cascade Rea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展示了一种构建结构和功能真核细胞模拟物的高效途径,方法是将 pH 敏感聚合物体加载为多功能细胞膜内的膜相关和自由浮动的细胞器模拟物。这些酶促反应以高度可控、可重复、高效和连续的方式发生。用于建立功能原理的材料设计仿生方法为生物医学、生物催化、生物技术和系统生物学领域带来了可观的丰富性。
但是,在2022年5月2日(即将出版),该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数据异常,第一作者刘晓玲不同意撤稿。
另外,2019年9月30日,四川大学刘晓玲等人在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IF=5.24)在线发表题为“Control of Nanoparticle Release by Membrane Composition for Dual-Responsive Nanocapsu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后负载纳米粒子通过具有稳定 pH 和温度的双响应聚合物纳米胶囊 (CP1、CP2 和 CP3) 的渗透膜的释放行为,这些聚合物纳米胶囊具有相同的膜厚度但不同的膜组成,通过逐层组装制备和表面引发的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但是,在2022年3月11日,该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文章数据存在异常,导致结论不可靠。
最后,刘晓玲其他的3篇文章也存在数据异常,Retraction会长期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