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学术出版巨头Wiley自查旗下期刊,打击论文工厂

在科研诚信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论文工厂对于诚实的研究人员、机构及出版商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那么出版商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来制止这种欺诈活动呢?


全球第三大学术出版商Wiley完成了73项调查,此前包括Elisabeth Bik等科研打假人向出版商发出了数百篇可疑的论文工厂文章警告。他们详细描述了论文工厂产品的特征(通常包括模版化的语句和重复、相似的实验图片),这对于识别、打击论文工厂非常有用。


Bik等打假人希望包括Wiley在内的出版商详细介绍一下,并发布文章更正或撤稿声明。


目前,期刊还没有找到论文工厂文章的来源。除了编辑办公室系统中保存的基本投稿数据外,几乎没有数据可帮助追踪论文工厂并采取直接行动,包括潜在的法律行动。因此,那些论文工厂仍然隐藏在幕后继续工作。


在2020年初,Wiley期刊团队开始调查那些疑似论文工厂发表的文章。试着与每篇论文的作者取得联系,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上报大学,医院,研究所和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出版社还回顾了这些论文的出版流程,希望从中找到允许这些文章发表的漏洞。


迄今为止,Wiley团队已完成对Bik及其同事确定的73篇文章的调查,期间更正了7篇文章,撤回了55篇文章,还有11篇文章是作者要求撤稿。


当然,通过更正或撤回来打击学术不端,效果不如事先预防。自2020年初以来,Wiley就招募员工,并进行了筛选图像以进行重复或操纵迹象的培训。现在已有24种期刊实施了新的图像检测,在接受之前筛选了近2000篇论文,并标记了潜在的问题以供总编辑进一步评估。


投稿图像检测今后也会将扩展到Wiley旗下所有期刊。


为什么论文工厂的危害这么大?相比于论文抄袭、卖版面费等“散兵游勇式”的论文造假,论文工厂则是把论文乱象中的“生产--买卖--发表--付费”直接整合成一种“批量生产式”的直白论文造假买卖,可以说是以往论文写、发乱象的“升级版”和“完善(整)版”。


在论文工厂中,文章的批量生产可谓是再简单不过,先找一篇发表时间久远的正儿八经的文章作原材料,然后或是将其“掰碎了重塑”,或是将原论文掐头去尾,再不然就摘取观点/图片拼凑,把几篇文章合成一篇,从而达到类似乱炖的效果。

相似的图片在多篇论文里重复出现,即“论文多胞胎”


一般而言,来自论文工厂的造假论文基本很规矩,摘要、前言和结论完善、工整,不认真对照很难发现端倪,但这仅限于格式上,内容上的失智才是论文工厂暴露的根本原因。


但这并不妨碍论文工厂采取暴力盈利模式,他们完全不顾作者、作者单位和国家的声誉,疯狂地将抄袭造假论文倾泻到国外SCI杂志。


而这种掩耳盗铃式的研究论文,也让不少中国学者敞开了腰包。2009年武汉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第三方论文代写代发市场已达到 10 亿元以上的年产值规模。


只不过屡屡曝出造假的论文竟然大量来自中国的医院,甚至是三甲医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三甲医院之所以是重灾区,是因为里面的医生讲究一个医教研三位一体,而学术论文已然成为了医生晋升的“敲门砖”。所以有人靠科研文章轻松就能混到正高的位置,也有人常年憋不出文章只好做个大龄主治。


至于文章为什么憋不出?原因就很多了,比如平台差、老板不给力,基金屡投不中,没有人脉关系等。但对医生而言,原因主要有两种:1)没有时间。临床工作的繁忙,兼之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和会议,都让能真正静下心来搞科研、做实验、写文章的医生变得少之又少;


2)缺乏正规的科研培训,其实科研和临床一样自成体系,身处其中的人没经过3-5年的打磨很难说在科研中有着如鱼得水的感觉。


但迫于晋升的需求,医生只能走上一条“快通道”——直接购买论文,其最终目的在于追求名利与荣誉,使得做学问演变成搞学问。


自然而然,这些求文心切的医生们就会被制造大量学术泡沫的“论文工厂”所吸引,并主动成为“论文工厂”的核心客户,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论文工厂”成为某种潜规则和某些人的常规操作。


可是,常规不等于合规。学术造假这条看似风光无限的“捷径”,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因为一旦被发现,造假者往往会名誉扫地。但因着近年来造假手段越发隐蔽,很多人仍是心怀侥幸,以为自己一定会是不被曝光的幸运儿,所以顶风作案者可谓是前仆后继。


但老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论文造假或许能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文章中的造假行为,哪怕再隐蔽,在有些学术同行眼中,也只会如阿Q精神胜利法一般,按耳盗铃、一目了然。所以就科研者自身而言,理应爱惜羽毛,恪守职业道德,远离学术造假。


而真正要做到革除学术不端,杜绝“论文工厂”像野草一样,割完一茬又一茬,就得从中国由来已久的“唯论文化”的评价体系找根源,从而改变一元评价体系,同时强化处罚力度。双管齐下,才有可能除恶务尽。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