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如果论文引用了很多中文参考文献,这会影响论文的发表吗?

近期,有不少作者在向国际科学编辑-ISE咨询论文引用中的问题。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


对审稿人来说可能是个问题


通常审稿人需要按要求评估参考文献的准确性、相关性和及时性(取决于领域),并检查参考文献是否平衡。理想情况下还要查看是否容易被检索。如果审稿人看不懂中文,他们就无法做这些评估。他们可能会基于这些理由而拒绝审稿邀请。或者更糟糕的可能是审稿人接受了邀请,但是由于无法验证参考文献的来源而给出拒稿的意见。

理论上讲,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正如Katinka Hesselink在此话题相关的一场有趣的辩论中所说,“作为一名审稿人,你唯一的责任就是检查文章的科学性、相关性和原创性。当引用的文献有据可考时,语言就不重要了。”在《自然》最近的一篇通讯中,Lazarev和Nazarovets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我们发现,审稿人要求(作者)去除引用非英文文献的做法是不妥的……论文的评估应该基于学术标准,而不是肤浅的交流基础。”

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期刊并不向审稿人(或作者)提供关于引用非英文来源的说明,因此你就无法确定审稿人会作何反应。




对期刊编辑来说可能是个问题


同样,期刊编辑在看你的论文时,首先要考虑读者,然后再考虑审稿人。他们可能会担心,如果读者无法阅读和验证文中的观点就不会引用该论文。此外,编辑们还可能担心的是,如果要等找到能看懂中文的特定学科的审稿人后再审稿,就会延迟出版的进度。

如上所述,很少有期刊对引用非英文材料有明确的政策,这表明此种情况在英文期刊中很少出现。

Journal of Human Kinetics (一本波兰期刊)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向作者作说明的期刊之一:

“……参考文献中可以包括非英文论文,但必须有英文摘要,且原文标题必须使用英文”。

在一项对23本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英文期刊的调查中,其中22本期刊允许引用非英文文献[2]。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该调查起初邀请了67本期刊参与,这不禁让作者推测:

“一个潜在的偏见是,那些参与调查的期刊本身可能就比较赞同作者的意图和调查的目的,而那些持怀疑态度的期刊自然则会拒绝参与调查。”

此外,一位编辑公开声明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持保留意见,理由在上文也已经讨论过,即“读者无法验证或访问非英文文献,以及很难为有非英文文献引用的论文找到合适的审稿人”。




也有些例外情况


当然,在一些研究领域中,非英文文献的引用是相对常见的。典型的例子包括如数学、古生物学这一类发展缓慢的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中,相对古老的参考文献在今天仍然有意义。较早的论文通常不是用英文写成的,例如原文可能是德文或法文。英文只是在最近几十年才成为国际科学界的通用语。


另一个例外是系统性的综述。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英文系统综述已经排除了非英文文献来源。然而,人们对这种语言限制造成的负面影响议论纷纷,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指南中提到:“只要有可能,就应当避免语言限制。”。

“人们担心,报道积极成果的论文更有可能发表在英文期刊上,而消极成果的论文更有可能发表在非英文期刊上。”

这就是所谓的“Tower of Babel(巴别塔偏见)”,亦称“英语语言偏见”。如果存在这种偏见,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可能就会被过分高估或低估,从而导致治疗决定不当以及人口健康状况欠佳"。


   怎么办?  


 写好投稿信


在投稿信中明确说明为么你引用的许多文献都是中文的。

例如: “Much original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is subject but it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therefore we give a brief over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for the English-language reader.”

翻译:在这个学科上已经有很多原创的研究,但只有中文版本,因此我们想给英文读者简要概述一下当前的研究。”


使用英文摘要和二手资源


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英文摘要及或英文二手资源。这里的二手资源指的是引用过你想引用的中文文献的英文论文。


保证准确度


由于引用的文献不太可能会被单独评审,因此你就有额外的责任去说服编辑、审稿人和读者,让他们相信你已经准确评估了你的参考文献。你的论文可能会成为别人引用的二手资源,因此你的评估必须值得信赖。


引用的文献必须易于查找


请在该链接查看将参考文献格式化的全方位指南,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必须准确并能链接到。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把所引用的最重要的中文原文在补充材料中附上,并附上英文翻译。


*更多SCI相关内容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