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从一个idea到发表SCI都经历了什么?

一篇SCI论文从idea到最后接收发表,整个经历过后真的是痛并快乐着,而最后的快乐来自于坚持后的收获!小编在之前聊过关于研究生如何开展自己课题的一点个人见解,还有SCI论文投稿的问题,今天就来聊聊小编从一个idea到最后发表SCI这一路下来的经历,也算是一篇读研记录吧!

确定课题

在研一上学期(2018年),我的导师给了第一个方向,然后我就沿着这个方向学习了大量的文献,并且想到了很多idea(胡思乱想),大概到了研一下学期(2019年)的开学导师给换了新的方向,然后直到完成毕业论文以及一篇SCI论文。

我们导师一般会给定我们一个研究方向,后边就要靠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就是创新点

多次尝试

发现问题后就要尝试各种方法去解决,首先需要查阅大量文献并记录是否有人做过此类研究,这个过程一定要深入且彻底,不然花费大量时间后发现别人已做过就得不偿失了。确定所发现的问题还没有类似研究就可以开展多次尝试,而这一步也是验证你想法的关键点,可以借鉴文献研究方法(仿真、计算),验证想法的可行性后开始寻找实施方法(而非实验),这个过程同样很煎熬。

实验测试

小编从找到课题切入点到验证想法的可行性大概花了2个月左右,而实验因为疫情原因是从2020年5月份返校后才开展。返校后那段时间每天在实验室待到很晚才回去,样品制备也是做了不知道多少次才成功,而样品制备成功后需要在室外进行测试,我的实验时间不取决于我而由上海的天气决定(需要晴朗的天气),而上海在5月份到7月份这段时间雨水真的很充足。

处理初稿

完成样品制备及实验测试后开始处理数据,完成这一部分就到了2020年8月份,接着就是联系测试公司对样品进行表征,在选择测试公司时一定要咨询清楚,包括周期、测试方法、仪器信息等等,因为国内很多测试公司服务真的一言难尽。然后又大概花了一个月时间完成初稿,完成初稿后花了一周翻译为英文,因为自己英文水平有限又花了一周的时间找润色,最终才算定稿。

屡拒屡投

在2020年6月到2020年8月小编又陆续写了两篇会议和两篇英文(主要是模仿写作,提升写作水平),而第一篇英文论文受挫最多。这篇论文前后投了5次被拒了5次,从2020年9月投到了2020年12月,被拒原因包括实验效果不理想、样品表征较少、重复率较高、与期刊内容不符等等,也正是遇到这么多问题在第二篇投出去前全部按照第一篇审稿人意见进行补充修改。

最终收获

在2020年12月投到了nature materials(一周后被拒,意料之中),拒稿原因大致意思就是所做研究深度不够,在领域内不足以产生影响。

然后在2021年1月转投领域内其他期刊(影响因子5.0以上),2021年2月份收到大修通知,2021年3月份重新提交,提交大概三周后直接录用(2021年4月份)。

图片

写在最后

从开始接触课题到最后表一篇SCI论文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这中间的种种困难都需要独自克服,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例如毕业压力、工作压力,但熬过这些时刻内心反而会更加从容。读书学习不一定会改变你的命运,但一定可以改变你的思维!


作者:羽義

相关推荐: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