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怎样才能快速发表SCI或者EI论文

首先,高质量的SCI或者EI论文不是短时间能够发表出来的,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应该是:如何能高效率地写出满足SCI及EI论文要求的论文,并且快速发表。这显然分为两步,第一步要能写出满足期刊要求的论文,第二步是发表。


当然重点仍在步骤一:写出好论文。



写出满足SCI或者EI要求水平的论文




按照金字塔原理,我们把这个步骤继续拆解为两个步骤:


第一是明确要投稿的期刊(大概范围)以及这个期刊的发表要求;


第二是写出相应水平的论文。


其一,明确要投稿的期刊及其要求。


期刊档次有高低,到底如何选择,是关乎论文命运的问题。最基本的出发点是:研究意义和论文创新点。这两点其实从选择课题的时候就该考虑。当然,很多时候,因为科研的不确定性,导致研究意义都定得很大,但最后的工作差强人意。这就需要在投稿前进行适当的调整。总体来说,研究意义得跟论文创新点有个基本的匹配。导师一般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也可以让师兄、师姐帮忙出谋划策。

明确目标后,就可以多读目标期刊上与自己领域相近的论文,体会这些文章的写作套路和大致科研水平。对新手来说,一篇文章的科研水平很难界定,也很难量化,所以这不是简单找几篇读读就能理解的,肯定需要大量阅读,而且要精读。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对论文有基本的鉴别能力,也能更清楚自己目前已有的科研成果,是否达到目标期刊的水平。
 

其二,是写出相应水平的论文。


写出相应水平的论文,其实是个很宽泛的问题。怎么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对每个专业领域可能答案不尽相同。但核心点跟选择投稿期刊是一样的那就是把研究意义和创新点写得明确些,让编辑和审稿人能一下就看到论文的亮点。

论文属于应用文,一般是不需要什么文采的。看明白套路,依样画葫芦即可。但大牛们的文章,多数都很有文采。因为聪明人,写一类文章写多了,自然就会很出色。对大多数研究者来说,只要基本功满足就行了。写作的基本功包括论文的整体逻辑、行文的流畅度、论点的层层递进等,话题太大了,暂时不展开。多数论文都需要有图表,图表与文字的结合也很重要。好的排版,会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也更有利于表达自己论文的亮点。

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任何帮助读者理解你文章亮点的逻辑方式或者行文方式乃至排版方式,都是在帮助你自己能更加顺利地过稿。编辑也好,审稿人也好,看过的投稿不计其数,你是不是用心写,是不是仔细看期刊的格式要求,人家一眼就看出来。如果你上心了,下功夫了,给了他们好感,你的论文自然也会提高通过率。

写文章有句话,叫做: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写论文更是这样。有好的内容,好的研究亮点,还是要通过论文把研究成果包装出来,千万不要因为论文写得差而被拒绝。那样实在是太可惜了! 



论文的投稿及发表




最后,在论文投稿之前,必须要再次明确论文的格式、图表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是否都已符合目标期刊的要求。论文的格式不需要操心,期刊都会有固定的模版。实在找不到,看看期刊里其他论文的样子就行。


除了论文本身,一般都需要写封投稿信,也就是cover letter。一般会留下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推荐审稿人等信息,有时还需要填写Table of Contents Entry,也就是即文章的核心点。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用来深化论文论点,展示论文亮点。所以,一定要把这一小段描述好。

有的期刊不需要写cover letter,而是直接网络提交。那就按照提交流程逐一填写即可。之前笔者投过的《Science》就是这类。

上述过程完成后,就是耐心等待过程。多数期刊都会很快回复,如果一周之内没回复,也不代表没戏,可能已经进入匿名审稿流程。审稿人审完后,如果能直接通过,当然最好;需要小修或者大修,也都正常;即使被拒,也千万不要灰心。匿名审稿人的意见常常字字珠玑,而且看问题非常深。你在写论文时候觉得自己研究比较弱的地方,大概率是逃不过他们审稿的。笔者的审稿意见中,还出现过多达数条的参考文献,可见审稿人真的很用心了。仔细读读这些意见,不但对论文本身有帮助,对未来的研究也有帮助。

科研并不是埋头做实验,也包括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这整个过程都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学习的。希望大家都能顺利过稿!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