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注意!符合这些特征,投稿的论文极有可能被判定造假论文!

去年,一本药理学期刊《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遭遇了“大规模虚假论文投稿”,这些论文是“造论文工厂”的产物,最终撤稿了10篇文章,并停止了30篇已进入发表流程的论文发表。期刊编辑们基于这些论文,总结了20条提示“论文工厂”造出的虚假论文的特征,以下摘录其中10条内容,分享给大家。大家投稿时要避免踩这些坑,以防被误伤。

 

640 (1).png

原文地址: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10-021-02056-8

 

1、电子邮箱问题。所发现的虚假论文中,都只提供了个人邮箱,并未提供机构来源的学术邮箱。而且,邮箱名称与作者的姓名毫无关联。有些作者表示所在机构无法提供学术邮箱,显然,缺乏这类邮箱使得识别作者身份变得更加困难。该期刊表示,如果没有有效的学术(或企业)邮箱,未来将不接收该投稿。

 

2、无法提供原始数据。上述发现的虚假论文中,都无法提供原始数据,有的作者未给出任何理由;有的则给了很明显是借口的理由(COVID-19是最常见的借口),他们表示疫情导致无法访问数据文件或者数据完全丢失了(看来SARS-CoV-2病毒也会感染电脑...)。最无语的一个借口是,作者说他的孩子将咖啡倒在了电脑上,导致全部数据丢失,而且也没有备份。鉴于此,该期刊修订后的编辑指南中,要求在初次投稿时就提供原始数据,否则,将不会进入同行评审。

 

3、电子邮件中的英语水平极差。与论文中的英语相比,邮件中的英语水平要差非常多。论文中的英语总体上过得去,也通过了英语语言检查。

 

4、迅速但非正式地同意撤稿。当论文受到质疑时,通讯作者非常迅速(在数小时内)同意撤稿,但并不愿意公开。这些作者通常会提到一个术语“数据存在问题”,但没有具体说明问题到底在哪儿。

 

5、甩锅研究生。有些通讯作者会将责任归为一位研究生产出了“有问题”的数据,而且该学生已经得到了“惩罚”。然而,期刊并没有收到官方证据表明某个学生得到了“惩罚”,以及确切的学术不端行为和“惩罚”到底是什么。显然,通讯作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整个团队负有主要责任。

 

6、邮件交流时提供的信息极少。在回答期刊总编辑或出版商的特定问题时,邮件回复中的有效信息极少。作者可能希望传达一种印象,英语太差无法理解总编辑或出版商的问题。

 

7、邮件回复极慢,有些作者甚至不回复,也许是这些电子邮箱(尤其是共同作者的邮箱)根本是无效的。有的论文,编辑需要等6个月才能等到回复。邮件被服务器阻止是无法及时回复的常用借口,但是,除非邮箱地址无效,编辑从未收到过无法发送邮件的系统消息。邮件回复速度缓慢是撤稿过程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然而,虚假论文的作者们只关心论文的快速发表,并不关心正规的撤稿流程。

 

8、没有ORCID ID。被发现的虚假论文中,很少有作者使用ORCID ID,这是一种掩盖作者身份的有效方法。

 

9、提供虚假评审专家。当编辑使用作者提议的评审专家时,有些论文的审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数分钟!)就完成了。这些评审意见非常简短,缺乏有意义的信息,而且英语极差。

 

10、同一篇论文,不同的作者。在一个特别严重的案例中,本期刊以疑似造假为由撤了一篇论文,但之后不久该论文又投给了另外一家药理学杂志,内容不变,主要区别是作者全变了,论文标题稍微做了修改。怀疑是这篇论文被卖给了新的“作者”。

 

参考文献:

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 2021; 394(3):431-436.


没有账号?